量在股价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量在市场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资金根据市场的结构来决定进场、出场,与此同时产生量能的释放,所以量的体显是相对滞后的。既然是相对滞后的一个指标,那么,量的作用也就基本界定为辅助型指标、辅助买卖点、加强买卖点的可操作性。
经常听到有人争执一个问题:市场到底是先有量还是先有价?我曾经在现场讲课的时候做过调查统计,60%的人认为先有量而后有价,40%的人认为先有价而后有量。这个问题争执了很多年,有点儿类似到底是先有鸡还是蛋呢?如果先有鸡后有蛋,那么鸡是怎么来的?我们知道鸡是从鸡蛋里面孵化出来的,这是个谜;如果先有蛋后有鸡,那么蛋是怎么来的?我们知道只有鸡才能下鸡蛋,这也是个谜。对比股市量价的关系,认为先有量而后有价的人会说:放量上涨,只有量能跟上了,价格才一会温和上涨,听起来很有道理;认为先有价而后有量的人说:价格不在市场的低谷,不在合理的价值区间,市场严重低迷,观望情绪浓厚,场外资金迟迟不愿人场,怎么会产生量能,听起来好像也是有道理的。那么到底是先有量还是先有价呢?
其实量和价的关系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节奏的问题。在我的博客中常常提示大家参与底部放量不要等待底部放量!首先,经过一波漫长深度调整之后,高位套牢的资金已经被深度套牢,短线涨跌和这批资金没有一点儿关系;其次,高位逃顶的资金短期不会人场,观望情绪浓厚;最后,下跌中不堪重负割肉的资金短期当然更加不会贸然跟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就是静态的,量能严重匾乏,市场信心严重缺失,价格自然维持窄幅横盘纠结,无量能、无热点、无人气,市场整个是一“三无”产品。在这种严重低迷的市场,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当前市场就缺少量能,只要量能跟上必然反弹。”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我们仔细想一想,底部如果放出量,我们在底部辛辛苦苦等来的量,那这量是怎么来的?是底部第一批抄底资金进场释放的量。当我们看到抄底资金进场释放量能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经慢了半拍,所以我一直强调参与底部放量,不要等待底部放量,就是这个道理。你等来的量是别人抄底释放出来的量,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至少在成本上已经落后了。不要小看底部的低成本,我们知道任何一波反弹行情,在底部起涨的时候都会反复进行筹码的清洗,市场反复地摔打洗清浮筹,如果你在底部的成本偏高,那么,风吹草动都可以把你洗出局,你会变得很被动,甚至造成严重踏空的系统性风险。
看到量之后再进场,不是只有你能看到量,而是大家都能看到量,这个时候进场资金很疯狂,市场旦能会呈现持续放大的态势,第一批底部进场资金早已获利,开始出现短线获利盘的兑现,市场也的确呈现了量增价涨的反弹结构。但随着持续的反弹,量能开始不济,随即构筑高点展开洗盘,而洗盘中成本的作用就凸显了,看到量能释放之后跟进的资金成本偏高,就会变得很被动,很难扛得住洗盘的杀伤力,犹如严刑拷打一样,过了一关,还有一劫,最终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再次割肉,割肉后洗盘结束,反弹再起。这也是很多交易者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股票就是不涨,只要我不割肉就不会涨,只要我割肉肯定涨,好像主力都看着我的账户操作似的?”这样就进入了割肉、等量、追高、被套、再割肉的恶性循环之中。
其实投资者等量造成的恶性循环是自然结果,市场把人性的弱点发挥到了极致,这一点是很残忍的。人性存在很多的弱点,贪婪、虚荣、跟风、从众、自私等等,不要回避这些弱点,人人都存在,只是面对这些弱点大家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罢了。有弱点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你也就无从下手进行弱点的克服和处理。比如你去商店买衣服,试穿的时候售货员会把你夸的天花乱坠,最终让你掏钱的理由是虚荣心,只穿过一次就扔进柜子里再也没有穿过的衣服应该不止一件吧;还有我们交易失败的例子里,你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因为贪心造成的微利变巨亏;等量造成的恶性循环是从众心理和跟风弱点的进一步放大,大家都看到量能出来了,好不容易把量能盼出来了,你追我赶蜂拥而入,量能进一步放大。关于从众心理,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小区广告栏里,经常会张贴一些信息、广告、影讯等等。有一次我看到广告栏下没有一个人,我自己走过去站在广告栏下面,抬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广告栏上面已经过期的信息,装作很认真地在看资讯一样。过了大概5分钟,我回头看我的身后,已经积聚了十几个人,都在和我一样抬头看着广告栏,有人还轻声自言自语:“都看什么呢?”他们看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广告栏上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从众心理的作用,所以关于量能的问题,谨记:参与底部放量不要被动等待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