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做一张图。
在这张图上,我们把股票换成像麻将牌一样的筹码,在图的右边,我们先把价位标清楚,从10元一直标到14元,共5个价位,然后我们把这些筹码按照当时股东们买它的成本堆放到它相应的价位上,于是就形成了下图的样子: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只股票在11元价位上,投资者的筹码比较重一些,12元与10元次之,13元以上筹码量就不多了。此外,除了上面所说的股东A,B,C以外,曾经还有一位投资者D,在9元左右买过这只股票,后来又以11元转卖给了股东A,于是D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9元钱的历史交易怎么没有在这张筹码分布图上得到反映?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讲清楚,大家注意到图上的筹码总共只有16股,而这只股票的流通盘也是16股。筹码分布只去表现这一天所有在册股东的建仓成本,由于D已经卖掉了自己的股票,所以他的筹码在筹码分布图上就看不见了。这是筹码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它反映的是一只股票的全体投资者在全部流通盘上的建仓成本和持仓量,它所表明的是当前盘面上最真实的仓位状况。
随着交易的继续,筹码会在投资者之间进行流动,因而筹码分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假定随后发生了一个交易:
股东B把他的12元价位建仓的4股股票卖掉了3股,成交价是14元,由股东D承接,于是筹码分布就成为了下图的样子。
事实上,筹码分布并不关心盘面中的筹码到底是属于股东A的还是股东B的,上面的两张模拟图之所以标注股东的持股状态,仅仅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如果换成真正的上市公司,那么一个公司的流通盘最少也有1000万股,其价位分布是相当广阔的。
上图是一张真正的筹码分布图,它被放在K线图的右边,在价位上和K线图使用同一个坐标系。
当大量的筹码堆积在一起的时候,筹码分布看上去像一个侧置的群山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自右向左的线堆积而成,每个价位区间拥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持仓量越大则线越长,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也就形成了筹码分布的形态。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苏常柴A (000570)有两个不同的建仓密集区。
换句话说,在筹码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非常明显的密集峰:一个位于8元多钱的价位附近,另一个位于6块多钱的价位区间。
我们把问题说得再简单一点:
根据相当多投资者的获利了结习惯,尤其就散户而言,在获利10%一20%最容易把股票卖掉;
而对主力而言,很难在赢利30%以下时卖出他的大部分仓位。那么,获利15%的获利盘对当日成交的贡献就比获利25%的要大一些。
这是较为精确的计算筹码分布的方法。
有时候出于计算量的考虑,也可以用相等的抛出概率来代替真实的抛出概率统计,这样会引发一定的误差,不过这个误差是可以承受的。因为在实际的投资分析中,某个价位的筹码量多一些或少一些不会影响最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