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财务分析>运用财务分析选股> 如何识破东方电子“科技王中王”的骗局?

如何识破东方电子“科技王中王”的骗局?

2019-05-17 19:26:13  来源:运用财务分析选股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9分钟的时间

如何识破东方电子“科技王中王”的骗局?

时间:2019-05-17 19:26:13  来源:运用财务分析选股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2001年9月7日,称雄五年的“绩优大哥大”、“科技王中王”东方电子首次披露,“因公司涉嫌虚构利润和操纵股价,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该股股价立即大跌,市值折去逾七成,并成为2001年股市整体下跌的领头羊。又一只弄虚作假伪造的“蓝筹股”把数以万计的投资者推进了深不见底的陷阱。

东方电子2001年4-11月的日K线图

东方电子2001年4-11月的日K线图

东方电子公司自1997年上市以来,在股本大幅扩张的同时,公司每年的利润率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给市场树立起“真正”蓝筹股的形象。总股本从1997年上市时的6830万股,经多次高比例送配转,增加到2000年底的91795.2万股。然而,股本的高速扩张并没有造成每股利润的稀释,公司净利润从1997年的7061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47296万元,增长了6.7倍;净资产收益率平均高达30%,,2001年中报显示,东方电子每股收益仍然高达0.27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5%,这在上市公司中是不多见的。因此东方电子曾连续三年被《中国证券报》和上海亚商咨询公司评为最具潜力上市公司的第一名,被许多投资者认为是真正的“蓝筹股”。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则会发现其中有些不可解释的东西,甚至有造假的疑点。

(1)财务状况恶化,与其收入增长不相符。该公司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5576万元、137501万元和70292万元,而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也随主营业务的增加不断地增长,增长幅度甚至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已经高达58230万元,占200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2.8%。在应收款增加的情况下,东方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4595万元,这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流动性正在下降,财务状况正在恶化。对此,东方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隋元柏的分析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行业应收账款时间放缓,过去预付货款是40%,现在降为10%;另外,东方电子目前接的大工程越来越多,无形中也延长了货款的回收期。这种说法显然很难让人信服。

(2)东方电子的利润率出奇的高。2000年为35%,远远高出其他几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电力自动化行业无可争议的技术权威,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技术系副教授刘建政觉得要是单从工业的角度来说,30%的利润率还是有点过高了,一般来说工业作业的利润8%^-10%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3)东方电子在行业中到底居于什么样的地位?1999年东方电子说自己“是全国最大的电网监控自动化软件开发、硬件设备研制基地”,2000年声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始至终,东方电子一直以行业龙头自居。东方电子自封的龙头地位也一再被外界认可,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业内人士认为电力自动化包括变电站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领域,东方电子并非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都占主导地位,在某些领域根本还排不上号。

(4)项目投资收益含糊其辞。在1999年年报中,东方电子自称在四个项目中投资2200万并实现销售收入 1.14亿元,其中与天津电化院联合开发了铁道部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牵引电气化铁路供电自动化系统”,号称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1999年的几个类似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都与东方电子无缘。东方电子只是在1997-1998年,曾经参与了一个项目方案设计的部分工作。至关重要的是,这个项目虽然做出了样机,但从来没有进入市场推广阶段,盈利自然无从谈起。还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据2001年5月15日《证券时报》报道,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在“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中披露了1999年和2000年各配股项目的“系统收入”。若这些“系统收入”是指软硬件销售收入,则与2000年年报不一致;若这些“系统收入”仅指“软件收入”,则又与1999年年报不一致。

(5)在信息披露方面发现该公司有报喜不报忧倾向。如键盘业务在1997年和1998年业务大幅萎缩,19%年募股扩大的生产能力闲置,但1997年年报说是新的利润增长点,而1998年中报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1999年,键盘经营形势不好了,发表的1999年年报则对键盘经营只字不提了。

如果投资者在东方电子大显神威的时候,能够冷静而客观地分析其财务报表,是不难发现其中一些弄虚作假的痕迹的。但事实上,相当多的投资者仅仅是简单地看了几个财务数据,甚至单纯听信了一些股评人士或者证券媒体的鼓动,就把这只弄虚作假的股票当成真正的蓝筹股,因而大举介入(很多投资者还是高价介入的),结果公司造假的丑闻败露后,他们便成了违规、违法者的殉葬品,投入的血汗钱灰飞烟灭。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